不少球迷认为澳门冠军赛以及世界杯总决赛最大的赢家就是孙颖莎师徒,实际上这对师徒只是向球迷证明了自己本身的水准而已。球迷只认比赛结果,就不想一想,难道孙颖莎是突然之间变强了吗?很显然不是这样的。
如果一个选手长期败给另一个对手,突然之间就战胜了苦主,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打默契球,另一种就是故意让的,不可能出现突然变强的情况。
不少陈梦的粉丝在赛后非常不服气,拿出数据认为两个人在世界杯总决赛的总分是66:66,两人相差无几。这些粉丝很少提及比赛过程,孙颖莎持续领先陈梦追分这个现状,都认为孙颖莎赢在了运气上。实际上这也是国乒希望球迷这样认为的,这样才能显示双方实力在伯仲之间。
实际上很多陈梦的粉丝忽略了陈梦在比赛过程当中的被动,不管是拼反手还是拼正手,孙颖莎都占据绝对的上风。以往这些粉丝认为孙颖莎反手技术不如陈梦,可是这一次孙颖莎的反手技术碾压王艺迪跟陈梦,陈梦的反手快撕被孙颖莎连续回头杀。
孙颖莎只是向球迷证明自己的反手并不弱于任何选手,陈梦的粉丝应该清醒地看到,不管陈梦如何追分,最终还是没有追上来。这才是双方之间最主要的差距,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在球迷看来似乎是两分的差距,那为什么就追不上了?
陈梦不管是年龄还是比赛经验远在孙颖莎之上,在粉丝看来这是陈梦关键时刻太心软了。那为什么以前的时候没有心软,唯独这一次就心软。双方第一局的比赛陈梦11:4领先,为什么没有心软?所以粉丝想找理由太容易了,都是从个人情感的角度出发。
孙颖莎这次世界杯总决赛以及澳门赛事夺得两大冠军,不光是重新证明自己,也让她的主管教练邱贻可扬眉吐气。之前孙颖莎在七月份赛事被王艺迪双杀,孙颖莎师徒二人受到了很强的舆论压力,邱贻可作为主管教练普遍被球迷质疑。
幸好这次赢了回来,要不然下课之声定会成为球迷普遍的观点。孙颖莎不是说没有实力夺冠,主要原因还是受到了场外的压力。面对陈梦的比赛,孙颖莎是能够4:0横扫的,但是不能那样做。那样球迷就会质疑陈梦的真实实力了,败给斯佐科斯就证明了陈梦的实力。
其实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要不然孙颖莎还会继续赢得未来,继续低调下去的。只是粉丝舆论压力太大,国乒教练组也不得不正视这种压力。不能老让孙颖莎背负如此大的舆论压力,要不然接下来是很难安抚选手跟教练的情绪。
因为不可能冠军都给某一个选手,这也不符合竞技体育的规律性。教练组也不可能不证实球迷的舆论压力,两站赛事结束之后陈梦师徒在球迷看来,并没有一开始所认为的那么强悍。这两站赛事都没有最终夺冠,特别是澳门冠军赛爆冷出局,让陈梦跟马琳师徒压力倍增。
特别是马琳这次压力是很大的,然后做陈梦跟王曼昱的场外指导,在澳门赛事执教水平受到了球迷的质疑。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两个选手都提前爆冷输球,马琳作为场外教练格外紧张,让不少球迷都感觉到了。
虽然刘国梁想将马琳培养成女队的主教练人选,但是在临场指挥方面,马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个教练在没有老教练压阵的情况下,还是出现了很大的慌乱性,在球迷感觉马琳竟然比球迷都紧张,着急写在了脸上。
特别是马琳一着急就喝水的动作,在球迷看来就是很好的表情包。虽然刘国梁想让马琳尽快接班,按这两站的比赛不管是男队的王皓还是女队的马琳,在执教水平方面都显示出了各种不足,还要继续学习呀。
这两站赛事其实对陈梦师徒来说不算什么,这对师徒肯定要着眼于明年的德班世乒赛。因为只有在明年的世乒赛夺冠,才能成就大满贯选手跟大满贯教练。现在孙颖莎、王曼昱、陈幸同这几个选手也都在期待这次世乒赛,一旦陈梦提前被外协选手淘汰,那么就不必打默契球了。
所以明年世乒赛的抽签分组也格外重要,只要保持住世界第一的位置,只有到了决赛才会跟陈梦相遇,就看陈梦有没有能力打进决赛了。王曼昱是一个重要的变数,不知道是否会跟陈梦分到同一半区?不过分到同一半区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如果孙王两个人分到同一半区,陈梦打进女单决赛的压力要小很多。剩下的就是陈梦面对外战对手的表现了,外战的对手并不好打,基本上就属于遭遇战。非常考验陈梦的临场应变能力,更加考验陈梦比赛的专注度。
因为通过今年的比赛表现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陈梦有些力不从心了。明年陈梦还能保持今年比赛的专注度吗?这才是检验陈梦是否能成就大满贯的重要标准。不知道广大的球迷朋友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关注二郎神侃球,带给你最纯粹的乒乓球思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